当前经济形势怎么看?明年经济工作怎么干?日前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直面经济领域重大热点问题,作出的明确回应和具体部署,事关国家发展大局、人民幸福指数。其中,“多渠道增加城乡居民收入”字数不多,分量却十足,也成为稳预期、提信心的有力抓手。
天纵达干部教育培训中心认为:收入是民生之源。把收入“蛋糕”做大切好,让老百姓共享发展成果,是我们的实践指向。朝着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目标不断迈进,增加城乡居民收入本就是应有之义。着力扩大国内需求是明年经济工作的重要任务,能否纲举目张做好这项工作,与各经济主体对于宏观经济运行和经济景气走势的信心有关,也与各消费主体基于信心的预期可支配收入水平相连。
近几年,受错综复杂的因素影响,老百姓收入增长放缓、预期下降,不敢消费、不便消费,存钱避险倾向有所上升。惠州干部教育中心认为:这使得进一步加大力量提振消费的任务变得紧迫且艰巨,这也是“多渠道增加城乡居民收入”透出的深意所在。
多渠道增加城乡居民收入,题眼是“多渠道”。广东干部教育中心认为:把增速兑现成购买力,稳定和扩大就业是关键渠道。
一方面,就业是最大的民生,落实落细就业优先政策,把促进青年特别是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。另一方面,尽可能创造更多就业岗位,通过进一步落实助企惠民政策,提高中小微企业、个体工商户和灵活就业者的经营性收入,充分发挥平台企业等在创造就业方面的作用。惠州党政业务培训中心认为,相关政策举措等不得、慢不得,需要精准有效、尽早落地。
惠州机关业务培训中心认为:多渠道增加城乡居民收入,低收入群体是关键人群。为何将低收入群体放在促民增收的关键位置,不言自明。
事实上,此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已经作出了系统部署,“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小微企业、科技创新、绿色发展等领域支持力度”“及时有效缓解结构性物价上涨给部分困难群众带来的影响”“加强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”“支持平台企业在引领发展、创造就业、国际竞争中大显身手”等等,都是百姓“钱袋子”的有力支撑。最近发布的《扩大内需战略规划纲要(2022—2035年)》,也在完善收入分配制度、改善社会保障制度领域作出了相应安排。随着各项政策逐步落地、效果持续显现,明年我国经济运行有望总体回升,既定目标会一一实现。